从追求绝对正义到反对非正义——教育正义论的范式转换

被引:20
作者
高伟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正义; 非正义; 教育正义; 正义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2 [教育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正义论范式转换的实质是从追求绝对正义到反对非正义。思考教育与正义关系的目的是如何消除教育中显而易见的非正义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消除社会中那些显而易见的非正义,而一种绝对正义的本质主义认识论路线和演绎式思维方式已经阻碍了教育正义论研究的深入展开。对教育正义来说,一种必不可少的理智必须是在形式上以更全面的视野最大限度地克服立场的片面性,在内容上则以更大的思想体量包容地对待各种合理的理由。诉诸理智思考的教育正义论由此必须从追求绝对正义转向反对非正义。一种恰当的教育正义论的本质维度是生活指标的建立,内容维度是实质自由的确立,目的维度则是提升人的可行能力。教育正义之实现必须转向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以自由看待发展[M] (印) 森;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2]  
正义的理念[M] (印) 森;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3]  
正义论[M] (美) 罗尔斯 (Rawls;J.) ;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4]  
正义诸领域[M] (美)迈克尔·沃尔泽(MichaelWalzer)著;褚松燕译; 译林出版社 2002,
[5]  
法律、立法与自由[M]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A.Hayek)著;邓正来等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6]  
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M] (美)肯尼思·约瑟夫·阿罗(KennethJosephArrow)著;钱晓敏;孟岳良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0,
[7]  
自由秩序原理[M]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A·Von Hayek) 著;邓正来 译 三联书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