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可治理的邻里空间——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分析

被引:53
作者
孙小逸 [1 ]
黄荣贵 [2 ]
机构
[1]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系
[2]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社区治理; 业主维权行动; 空间的生产; 空间的表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住房商品化重构了中国城市的居住空间和社区权力格局,而业主维权行动集中体现了基层城市社会变迁给社区治理带来的挑战。本文试图解读业主维权行动对地方政府的城市基层治理策略的影响。现有文献将社区治理制度和业主维权行动看作两个独立的研究议题,未能很好解释社区治理规则(变化)与业主维权行动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列夫菲尔的空间生产视角引入社区治理研究,尝试为社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研究认为,社区治理规则的变化是政府建立可治理的邻里空间与业主追求权益与自治两者角逐的后果;在国家应对治理挑战的过程中,话语和表征塑造了人们对社区的理解和想象,合法化了国家对私有化空间的介入,因此在重塑可治理的邻里空间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空间的生产的视角要求研究者思考社区治理规则与业主维权行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对现有社区治理研究视角的重要补充。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6+143 +143-14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为什么跨小区的业主组织联盟存在差异 一项基于治理结构与政治机会(威胁)的城市比较分析 [J].
黄荣贵 ;
桂勇 .
社会, 2013, 33 (05) :88-117
[2]   制度能力与治理绩效——以上海社区为例 [J].
孙小逸 ;
黄荣贵 .
公共管理学报, 2012, (04) :29-38
[3]   以理抗争:都市集体行动的策略 以广州南园的业主维权为例 [J].
朱健刚 .
社会, 2011, 31 (03) :24-41
[4]   基层权力运作的逻辑 上海社区实地研究 [J].
金桥 .
社会, 2010, 30 (03) :44-64
[5]   街区邻里政治的动员路径与二重维度——以社区居委会为中心的分析 [J].
刘威 .
浙江社会科学, 2010, (04) :53-60+127
[6]   住房产权与政治参与:中国城市的基层社区民主 [J].
李骏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5) :57-82+243
[7]   从“公民参与”到“群众参与”——转型期城市社区参与的范式转换与实践逻辑 [J].
刘岩 ;
刘威 .
浙江社会科学, 2008, (01) :86-92+128
[8]   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社会的粘连模式 [J].
桂勇 .
社会, 2007, (06) :102-126+208
[9]   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 [J].
陈映芳 .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1-20+242
[10]   北京市物业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途径 [J].
丁军 .
城市问题, 2006, (01) :80-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