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活德育及其困境

被引:3
作者
张翔
邓廷云
机构
[1]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生活德育; 大众生活; 学校德育; 中小学; 德育模式; 道德底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正>从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到柏拉图的道德即规范性知识,都把道德看成是一种知识。在科学主义盛行的时代,任何知识都只有通过理性的审判才是真实的、客观的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受这种思维的影响,德育也被认定为传授具有普遍意义的德性知识的行为。这种知性德育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德化的生活.[M].汪凤炎等著;.人民出版社.2005,
[2]  
新伦理学.[M].王海明著;.商务印书馆.2001,
[3]  
实践理性批判.[M].(德)康德著;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
[4]  
教育社会学.[M].吴康宁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