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AI文化科技伦理反思:创新边界与伦理准则

被引:17
作者
解学芳
高嘉琪
机构
[1]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文化科技伦理; 标准体系;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22.07.014
中图分类号
TP18-02 []; B82-057 [道德与科学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1 ; 0101 ;
摘要
伴随AI的高速发展与应用,文化创新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加快对AI文化创新边界与文化科技伦理的反思刻不容缓。在科技伦理隐患维度,AI介入文化领域带来自我关怀的式微、人际关爱的熵增、社会伦理的范式转移;在国际参照维度,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聚焦政府、企业、公共向度,关注“透明、负责、安全、公平、隐私”等伦理标准。有鉴于此,我国应基于文化创新边界厘定与主体性创新基准,构建由“遵循透明开放、廓清文化数据,责任可依、坚守创新边界,安全为基、彰显主体价值,公平包容、遵循文化守正,尊重隐私、重塑创新驱力”五大内容构成的,且彰显文化自信的新型AI文化科技伦理准则。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2]   计算宣传:人工智能时代的公共舆论新形态 [J].
罗昕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 (15) :25-37
[3]   论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数据的泄露与保护 [J].
金元浦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1 (03) :18-29
[4]   人工智能算法歧视及其治理 [J].
汪怀君 ;
汝绪华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20, 37 (02) :101-106
[5]   技术异化视域下科技伦理人文效应探析 [J].
韩莉莉 ;
马万利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2020, (06) :92-95
[6]   手机成瘾研究发展现状 [J].
兰玉坤 ;
丁娇儿 ;
朱晓艺 ;
贾英男 ;
李江 ;
傅华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9, (11) :1328-1333
[7]   试论科技治理的柔性模式 [J].
朱本用 ;
陈喜乐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 35 (10) :44-49
[8]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智能化创新:范式与边界[J]. 解学芳.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9]   人物、人际与人机关系——从伦理角度看人工智能 [J].
何怀宏 .
探索与争鸣, 2018, (07) :27-34+142
[10]   互联网对政治的影响 [J].
亨利法雷尔 ;
郑颖 ;
李莉 .
国外理论动态, 2013, (01) :9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