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治理的内涵、效度及中国参与路径

被引:11
|
作者
谢剑南 [1 ,2 ,3 ]
范跃进 [4 ,5 ,6 ,7 ]
机构
[1] 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青岛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3] 青岛大学全球治理与国际法研究中心
[4] 青岛大学
[5] 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
[6] 山东省政府
[7] 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全球教育治理; 治理效度; 公共产品; 治理主体; 治理客体; 参与路径; 教育强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1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全球教育治理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分领域,具有特定内涵,与其他领域的全球治理相比,它既具有差异性,也具有独特性。教育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它既是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进行全球教育治理的挑战要素。但公共产品的供应动机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很多时候它是出于政治考量,会根据供应者自身利益与规则加以调整或塑造。全球教育治理的效度与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途径、治理环境密切相关。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实践路径,大体经历了意愿上的“被动”到“主动”、定位上的“参与”到“引领”、范围上的“区域”到“全球”、方式上的“输入”到“输出”的全面转变,不仅促进了中国教育治理现代化,也拓展了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广度和深度。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要以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全方位提升全球教育治理的参与能力和实力,培育并提供更多高质量全球教育公共产品,逐步推动区域教育共同体和全球教育共同体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