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征与认知发展

被引:45
作者
李恒威
黄华新
机构
[1]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国家创新基地
关键词
认知; 动力系统; 符号表征; 耦合; 不完全表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2.1 [认知];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认知动力系统理论是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继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之后,认知科学中一种快速发展起来的理论。动力主义和符号主义之间的一个基本分歧就是关于表征在认知中的作用问题的争论。物理符号主义假设认为符号表征的计算对于认知是充分和必要的,一些持强耦合观点的动力主义者认为表征对于认知系统是不必要的。作者从认知发展着手,将认知发展区分为感觉运动、意象表征和语言表征三个水平,认为表征对于认知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因为种系演化和个体发育中存在一个非表征的认知时期;但是作者也反对动力主义中完全否定和反对表征的强耦合观点。文章的结论是,尽管因为耦合而不存在完全的表征,但不完全的表征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是普遍存在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4+205 +20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交互隐喻与涉身哲学——认知科学新进路的哲学基础 [J].
刘晓力 .
哲学研究, 2005, (10) :74-81+130
[2]  
动物有意识吗?[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德)福尔克·阿尔茨特,(德)伊曼努尔·比尔梅林(ImmanuelBirmelin)著, 2004
[3]  
人猿的智慧[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德)沃尔夫冈·苛勒(WolfgangKohler)著, 2003
[4]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 商务印书馆 , (德)胡塞尔(EdwundHusserl)著, 2001
[5]  
知觉现象学[M]. 商务印书馆 ,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Merleau-Ponty)著, 2001
[6]  
金融炼金术[M]. 海南出版社[美]乔治·索罗斯(GeorgeSoros)著, 1999
[7]  
思维与语言[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苏)列维·谢苗诺维奇·维果斯基(LevSemenovichVygotsky)著, 1997
[8]  
发生认识论原理[M]. 商务印书馆 , (瑞士)皮亚杰(JeanPiaget)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