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理论解释及中国问题分析

被引:13
作者
张永生
机构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企业规模; 经济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6 [公司];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OECD国家、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 (地区 )和中国的平均企业规模都呈明显的倒U型变化趋势。企业规模同经济增长、城市化及工业化之间并不存在“当且仅当”的正相关关系。因为 :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增长和递增报酬的源泉 ,厂商规模同经济增长并没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如果分工在企业内部发生 ,厂商平均规模就扩大 ;如果分工在企业之间发生 ,则厂商平均规模就缩小。决定厂商规模的 ,乃是中间产品和劳动力相对交易效率的变化 ;决定经济增长的 ,乃是一般交易效率的高低。因此 ,厂商规模的变化和经济增长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现象 ,经济增长可以在厂商平均规模扩大时发生 ,也可以在厂商平均规模缩小时发生。本文并对中国目前中小企业政策可能会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专业化与经济组织[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澳)杨小凯,(澳)黄有光著, 1999
[3]  
中小企业发展与政策研究[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编著, 1999
[4]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张厚义,明立志主编, 1999
[5]  
企业购并的金融经济学解释[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殷醒民著, 1999
[6]  
韩国的经济发展[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韩)赵淳著, 1997
[7]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英)A.斯密著,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