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汉江上游洪涝灾害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11
|
作者
仇立慧 [1 ]
殷淑燕 [2 ]
黄春长 [2 ]
詹蕾 [1 ]
陈进海 [1 ]
机构
[1] 不详
[2] 西安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
[3] 不详
[4]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5]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汉江上游; 清代; 洪涝灾害; 灾害影响;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2.10.032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地方史料记载,统计出清代汉江上游陕南段洪涝灾害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清代洪涝灾害总体上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公元1814年以前平均3.09年发生1次;公元1814年以后明显增多,且出现了两次洪涝灾害的高发期。其中1814~1853年间发生34次,平均1.18年1次;1884~1893年间发生了9次,平均1.11年1次。受到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大气环流形势演变的影响,夏秋两季是汉江上游洪涝发生频率较高的时期,其中又以初夏和秋季为主。这些洪涝灾害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及移民垦殖对于流域植被的破坏有密切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