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从“频进村”到“后资助”的实践逻辑——D县石漠化治理的经验研究

被引:4
作者
王婧
机构
[1]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
项目制; 项目后资助; 制度创新; 石漠化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滇黔地区D县的石漠化治理经验——"经果林种植"为案例,讨论两个问题:第一,生态治理项目"频进村"的逻辑及问题,项目制背景下,专项完全依托科层制,过程出现"设计搞突击、行政定树苗、部门包市场、乏管护、越权责"等现象,以及"频失败"的后果。第二,在解决问题和危机应对过程中,县有关政府部门由实践促成项目"后资助"模式,即"乡土内生‘项目’,政府发现、打包、验收、再资助‘项目’",大大提高了"项目进村"的效率。重新审视项目制运行的经验教训,以村民、合作社等为主体发展项目,在项目设计、实施过程中,以多层次的制度化渠道吸纳公众参与,让基层社会重获话语权,可有效增进"项目治村"的行政智慧。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9+185 +18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西南地区传统生计的发展机制研究 [J].
王婧 .
云南社会科学, 2019, (01) :114-121
[2]   当代中国项目制的核心机制和逻辑困境——兼论整体性公共政策困境的消解 [J].
张振洋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25 (01) :32-41
[3]   “项目进村”中的执行差距与组织自主性研究——基于全国40县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袁方成 ;
陈泽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54 (06) :1-15
[4]   “项目进村”中的技术治理逻辑及困境分析 [J].
应小丽 ;
钱凌燕 .
行政论坛, 2015, 22 (03) :93-97
[5]   项目制的执行过程与运作逻辑——对文化惠民工程的政策学考察 [J].
陈水生 .
公共行政评论, 2014, 7 (03) :133-156+179
[6]   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英文) [J].
陈家建 .
SocialSciencesinChina, 2013, 34 (03) :39-57
[7]   项目进村与乡村治理重构——一项基于村庄本位的考察 [J].
李祖佩 .
中国农村观察, 2013, (04) :2-13+94
[9]   通往集体债务之路:政府组织、社会制度与乡村中国的公共产品供给 [J].
周雪光 ;
程宇 .
公共行政评论, 2012, 5 (01) :46-77+180
[10]   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 兼论“项目治国” [J].
周飞舟 .
社会, 2012, 32 (01)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