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教义学:一个法哲学追问

被引:98
作者
凌斌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教义学; 法解释学; 价值判断; 法律思维; 继受法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当代中国的法教义学研究在方法论上还有很大分歧。就其特定的立场和方法而言,法教义学是对由本国立法条文和司法案例中的法规范构成的实定法秩序做出体系化解释的法学方法。法教义学与其他法律解释方法的主要差别,体现在对实定法秩序体系化解释的司法中心主义。这就要求法教义学既必须给价值判断留出弹性空间,同时又必须保持法律体系的相对封闭性。然而,法教义学的中国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原本的立场和方法。这一方面表现为对立法中心主义的法律解释学的沿袭,因此难以摆脱概念法学的积习。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不以本国司法裁判为法律教义,缺少实定法的司法维度,仍然主要依赖于对国外法学理论的"法学继受"。要推进真正的法教义学的研究和教学,需要清除伪装为法教义学的概念法学、继受法学和立法论思维。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44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Can Philosophy Help Legal Doctrine?.[J].Aleksander Peczenik.Ratio Juris.2004, 1
[2]  
福鼎法律评论.[M].黄卉.法律出版社.2012,
[3]  
法律的经济分析.[M].(美) 波斯纳 (Posner;R.A.) ; 著.法律出版社.2012,
[4]  
法律的概念.[M].(英) 哈特; 著.法律出版社.2006,
[5]  
日本的民法解释学.[M].段匡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  
法理学.[M].(德)魏德士(BerndRuthers)著;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
[7]  
法律哲学.[M].(德)考夫曼(ArthurKaufmann)著;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
[8]  
法学方法论.[M].(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
[9]  
法与实践理性.[M].颜厥安;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0]  
法律论证理论.[M].(德)罗伯特·阿列克西(RobertAlexy)著;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