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峡口区夏季暴雨天气分型及多普勒雷达特征

被引:7
|
作者
赵娴婷 [1 ]
赵玉春 [2 ,3 ]
汪小康 [1 ]
柯丹 [1 ]
王晓芳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
[3] 厦门市气象局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峡口区; 天气分型; 雷达组合反射率; 回波顶高;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P412.25 [雷达探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区域雷达拼图产品,结合探空、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2012年6—7月湖北宜昌峡口区暴雨的天气形势进行分型,并分析不同天气型下雷达回波演变的典型特征,可建立5种雷达回波暴雨概念模型,即副高边缘Ⅰ型、副高边缘Ⅱ型、低槽东移型、低涡暖切型和低压型。(1)副高边缘型中,副热带高压北抬至湖北境内,雷达回波带呈东西向或东北—西南向分布。I型中,宜昌南侧和北侧生成的强回波逐渐向宜昌峡口区汇合。Ⅱ型中,主要受强回波东移影响。(2)低槽东移型中,副热带高压位于长江以南,雷达回波带呈东北—西南走向,强回波也呈东北—西南向东移影响宜昌峡口区。(3)低涡暖切型中,副热带高压偏南偏弱。雷达回波带呈准东西走向,强回波较少出现。(4)低压型中,低层西南或华南存在低压横槽(倒槽),受闭合低压东北侧气流影响,强回波相继向西北方向移动。(5)副高边缘型和低槽东移型中,强回波的回波顶高和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34 / 3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辽宁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层状云降水回波特征分析
    朱轶明
    班显秀
    刘小东
    赵明
    李洋
    张维全
    万绪江
    卢秉红
    [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 37 (01) : 55 - 61
  • [2] 引发广西两次严重山洪地质灾害的暴雨过程分析
    刘国忠
    黄嘉宏
    曾小团
    农孟松
    黄海洪
    [J]. 气象, 2013, 39 (11) : 1402 - 1412
  • [3] 湖北宜昌超级单体风暴发生的环境条件分析
    汪应琼
    李芳
    姜玉印
    王仁乔
    付培健
    [J]. 暴雨灾害, 2013, 32 (01) : 53 - 61
  • [4] 襄阳一次强雷暴过程的雷达回波与地闪特征分析
    苟阿宁
    吴涛
    高琦
    张宁
    徐明
    [J]. 暴雨灾害, 2012, 31 (04) : 365 - 372
  • [5] 北京721特大暴雨极端性分析及思考(一)观测分析及思考
    谌芸
    孙军
    徐珺
    杨舒楠
    宗志平
    陈涛
    方翀
    盛杰
    [J]. 气象, 2012, 38 (10) : 1255 - 1266
  • [6] 低空急流暴雨天气概念模型及其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周文志
    唐熠
    王艳兰
    孙莹
    蒋丽娟
    [J]. 灾害学, 2011, 26 (04) : 14 - 18
  • [7] 几类区域性暴雨雷达回波模型
    张家国
    王珏
    黄治勇
    周金莲
    王仁乔
    [J]. 气象, 2011, 37 (03) : 285 - 290
  • [8] 短时暴雨天气雷达回波概念模型的建立
    孙莹
    王艳兰
    唐熠
    李向红
    [J]. 高原气象 , 2011, (01) : 235 - 244
  • [9] “2010·05”湘中突发性强降水过程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彭双姿
    姚蓉
    刘从省
    田泽云
    林明丽
    刘红武
    陈静静
    尹忠海
    [J]. 暴雨灾害, 2010, 29 (04) : 363 - 369
  • [10] 2010年“6.15”闽西大暴雨过程中尺度特征分析
    冯晋勤
    石燕
    罗小金
    王龙海
    [J]. 暴雨灾害, 2010, 29 (04) : 337 -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