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结合中老年人延迟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预期和实际行为,考察了现阶段中国中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对退休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2011年全国45岁及以上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非农劳动者中,超过半数预期在法定退休年龄暂不退出劳动力市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预期延长劳动参与时间的可能性平均较低。但是,劳动参与预期随年龄增长呈现出一定的变化,接近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更有可能延长劳动参与的预期。从劳动者的实际退休行为看,受教育程度最高和最低者的实际退休年龄均相对更晚,而且女性尤为突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对实际劳动参与具有正向作用。文章认为,劳动者选择何时退出劳动力市场,往往是根据自身的人力资本特征、资源禀赋及市场环境抉择的;法定退休年龄对劳动参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制内"的就业领域。随着年轻队列教育水平的提高,劳动者实际退休年龄的推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未来劳动供给规模下降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