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生产激励锦标赛模型研究

被引:2
作者
许娇
周小亮
机构
[1]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惠偏好; 偏好演化; 负互惠; 知识生产合作;
D O I
10.13902/j.cnki.syyj.2012.06.001
中图分类号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以互惠偏好及其与制度共生演化为切入点,反思现有知识生产激励锦标赛模型对知识生产者互惠偏好演化路径的影响,揭示导致知识生产激励扭曲的偏好根源,提出必须根据当今团队知识生产的特点,建立与互惠偏好相融合的知识生产激励制度,使互惠偏好在知识生产合作中得到强化,促进知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知识生产的和谐可持续。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涉他偏好理论的员工激励机制设计 [J].
郭心毅 ;
蒲勇健 ;
刘飞宇 .
软科学, 2009, 23 (12) :104-107
[2]   互惠性偏好、知识转移与知识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J].
蒲勇健 ;
刘敬伟 ;
林昭文 ;
张同健 .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9 (10) :412-415
[3]   互惠性环境下研发型团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经验性研究 [J].
刘敬伟 ;
张同健 ;
林昭文 .
科学学研究, 2009, 27 (07) :1093-1100
[4]   涉他偏好效用理论研究述评 [J].
郭心毅 ;
陈斌 .
现代经济探讨, 2009, (01) :81-84+88
[5]   效用、偏好与制度关系的理论探讨——反思消费者选择理论偏好稳定之假设 [J].
周小亮 ;
笪贤流 .
学术月刊, 2009, 41 (01) :75-85
[6]   知识员工薪酬激励无效论的博弈分析——知识视角的研究 [J].
陈娟 ;
罗文军 .
求索, 2007, (09) :13-16
[7]   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 [J].
叶航 ;
汪丁丁 ;
罗卫东 .
经济研究, 2005, (08) :84-94
[8]   试论基础研究及其原始性创新 [J].
陈劲 ;
宋建元 ;
葛朝阳 ;
朱学彦 .
科学学研究, 2004, (03) :317-321
[9]  
微观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鲍尔斯, 2006
[10]  
ERC: A Theory of Equity, Reciprocity, and Competition[J] . Gary E Bolton,Axel Ockenfel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