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行能力的失地农民市民化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19
作者
陈浩
葛亚赛
机构
[1]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可行能力; 失地农民; 市民化测度; SEM模型;
D O I
10.13300/j.cnki.hnwkxb.2016.06.003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从森的可行能力视角探讨了失地农民市民化发展的能力属性,进而构建包含多维可行能力的失地农民市民化测度体系及其影响因素的SEM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苏南地区482户失地农民调查样本作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样本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程度总体处于偏低水平,其中经济能力和发展能力不足的瓶颈效应尤为突出;农民个体人力资本、征地补偿、社区扶持和公共服务等因素对提升失地农民市民化能力具有积极意义,而人力资本变量发挥了部分正向中介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5+142 +142-14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征地与农户收入结构变化:对九江和襄阳农户数据的分析 [J].
丁士军 ;
杨晶 ;
张科静 ;
周晶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5) :1-8
[2]   征地满意度、非农就业与失地农民市民化程度探析 [J].
陈浩 ;
葛亚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1) :65-71
[4]   城中村农民市民化演变效果的实证研究 [J].
董金秋 ;
贾俊民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2 (01) :51-58
[5]   政策运行的向心力及其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 [J].
周兢 .
农村经济, 2012, (10) :7-12
[6]   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困境与应对:一个公共服务视角的研究 [J].
吴业苗 .
中国农村观察, 2012, (03) :71-77+86
[7]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的调查数据 [J].
冀县卿 ;
钱忠好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11) :23-35+61
[9]   个体特征、制度性因素与失地农民市民化——基于浙江省富阳等地调查数据的实证考察 [J].
李永友 ;
徐楠 .
管理世界, 2011, (01) :62-70
[10]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研究 [J].
林乐芬 ;
赵辉 ;
安然 ;
李佳 ;
沈颖妮 .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03)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