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观的变迁与哲学的实践转向

被引:17
|
作者
王南
机构
[1] 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
关键词
实践观; 理论哲学; 实践哲学;
D O I
10.15939/j.jujsse.2002.06.006
中图分类号
B023 [认识论、反映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存在着三种类型的实践观,其间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对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解,以及在这种理解中所做的本体论预设。在第一种实践观之中,理论与实践之间只有一种外在的关联,即实践只是获取感性材料和验证认识真理性的手段。而在后两种实践观之中,这一关系则是内在的,但在第二种实践观中,实践实际上已经被理论化了,成了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奠基性要素,而在第三种实践观中,理论活动则被视为实践活动的一个要素,理论被还原为了一种特别的实践活动。三种实践观对应着三种哲学思维范式:第一种对应于实体性哲学,第二种对应于主体性哲学,而只有第三种实践观才构成了实践哲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哲学的实践转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