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多尺度DEM提取地势起伏度的对比分析——以福建低山丘陵区为例
被引:78
作者:
郎玲玲
[1
]
程维明
[2
]
朱启疆
[1
]
龙恩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DEM;
坡度;
地势起伏度;
最佳统计单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坡度和起伏度是地形描述中最常用的参数,它们能快速、直观地反映地势起伏特征;坡度是划分平原和非平原的重要依据之一,地势起伏度可进一步划分台地、丘陵、小起伏山地、中起伏山地和大起伏山地等类型,基本地貌类型就是由海拔和起伏度两个指标确定的形态类型,它是遥感解译划分更详细地貌类型的基础。本研究以福建省1∶25万和1∶10万的DEM为实验数据,计算坡度划分平原和山地大区,其临界坡度值约为3°;利用ArcG IS空间分析中栅格窗口递增方法,对应不同尺度的DEM,计算地势起伏度,确定研究区的最佳分析窗口面积为4.41km2,得出中国低山丘陵区计算基本地貌形态类型的最佳尺度DEM为1∶25万比例尺,而1∶10万比例尺DEM适用于没有连绵起伏的更小范围的低山丘陵区;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得出不同尺度DEM计算地势起伏度与最佳格网单元之间的函数关系。该研究对提取我国低山丘陵区基本地貌形态类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135
+135-136
页数:8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