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与企业创新激励

被引:42
作者
台航 [1 ]
张凯强 [2 ]
孙瑞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3]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财政分权; 企业创新激励; 内生增长模型; 创新驱动战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20203 ;
摘要
企业的创新行为是经济实现稳定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而国家关于财政分权的制度安排能够对企业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内生增长框架下将财政分权变量引入到政府的预算约束方程当中,并通过最优化求解分析了财政分权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促使地方政府增加生产性服务的供给,进而通过提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边际生产率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比例。在实证方面,本文以县级的财政数据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数据库为基础进行分析,并采取多种指标衡量财政分权和企业的研发强度;最终的回归结果和稳健性分析表明财政分权与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该实证结论较好地支持了理论判断。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地方政府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将会激励企业更多地从事研发活动,从而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重要政策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技术偏向的趋势变化、行业差异及总分关系 [J].
郝枫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 34 (04) :20-38
[2]   分税与税率:从政府到企业 [J].
吕冰洋 ;
马光荣 ;
毛捷 .
经济研究, 2016, 51 (07) :13-28
[3]   地方政府财政科技资助是否激励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来自上海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J].
郭兵 ;
罗守贵 .
上海经济研究, 2015, (04) :70-78+86
[4]   要素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对我国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 [J].
陈晓玲 ;
徐舒 ;
连玉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03) :58-76
[5]   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一个荟萃回归分析 [J].
谢贞发 ;
张玮 .
经济学(季刊), 2015, 14 (02) :435-452
[6]   行政分权与财政分权的不同效应:来自中国县域的经验证据 [J].
刘冲 ;
乔坤元 ;
周黎安 .
世界经济, 2014, 37 (10) :123-144
[7]   中国工业部门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基于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的分析 [J].
姚毓春 ;
袁礼 ;
王林辉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8) :44-56
[8]   弹性分成:分税制的契约与影响 [J].
吕冰洋 ;
聂辉华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 (07) :43-50
[9]   财政激励、资源能力与企业创新 [J].
李思慧 ;
赵曙东 .
当代财经, 2012, (10) :34-43
[10]   研发投入分布特征与研发投资强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基于我国30万个工业企业面板数据 [J].
成力为 ;
戴小勇 .
中国软科学, 2012, (08) :15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