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数字经济空间联系演化与赋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被引:35
作者:
徐维祥
[1
]
周建平
[1
]
周梦瑶
[1
]
郑金辉
[1
]
刘程军
[2
]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2]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空间联系;
城镇化质量;
空间异质性;
杜宾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83304 ;
摘要:
研究测度了2011-2018年中国286个城市的数字经济和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基于引力模型、模体分析方法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数字经济空间联系演化格局特征及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得到以下结论:(1)数字经济空间联系网络结构的空间异质性和网络多层级性较为明显,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特征,联系形态由简单稀疏向复杂化转变,且京津冀、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成为高水平联系的重点交织区域,而网络微观结构中发散型结构以及交互性较强的模体是空间联系网络的重要组成。(2)网络社区数量基本保持不变,地理位置则呈现动态演进特征,"核心-边缘"的网络社区结构明显。(3)数字经济空间联系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赋能作用,而且主要通过影响经济质量、公共资源及生态环境三条路径发挥。分区域而言,数字经济空间联系对东部、中部地区及城市群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