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来豫西山地亚热带北界变化分析

被引:13
作者
张静静
王岩松
朱连奇
郭磊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豫西山地; 亚热带北界; ANUSPLIN插值; 0℃等温线;
D O I
10.15991/j.cnki.411100.2016.01.005
中图分类号
P463 [中气候与小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ANUSPLIN对豫西山地及周边27个气象站点1964-2013年1月月均温进行插值处理,得到1月气温空间数据集,借助ArcGIS 10.0得到研究区近50年1月月均温的空间分布,并提取5条0℃等温线的年代际线.结果表明:150年来研究区1月月均温微弱上升,气温倾向率为0.037 6℃/10a,1964-2004年明显增加,气温倾向率为0.233℃/10a.2以111°40′E经线为分界线,西部亚热带北界沿垂直方向变化明显,1964-2003年上移152.9m,2004-2013年又下移222.8m,50年平均下移69.9 m.东部亚热带北界沿经线方向波动变化,1964-2003年北移幅度达到约1.2个纬度,2004-2013年又南移约1.1个纬度,50年平均北移约0.1个纬度.31986年是1967-2007年内气温上升的突变点,突变前后亚热带北界平均上移了165.5m.东段显著向北移动,移动幅度大约为1.5个纬度,最北端已达到35°N附近.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1960年至2012年黄河流域极端降水时空变化 [J].
贺振 ;
贺俊平 .
资源科学, 2014, 36 (03) :490-501
[2]   伏牛山地区旧石器考古发现与研究 [J].
李昆仑 .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4, 29 (01) :97-102
[3]   1951-2010年中国主要气候区划界线的移动 [J].
卞娟娟 ;
郝志新 ;
郑景云 ;
葛全胜 ;
尹云鹤 .
地理研究, 2013, 32 (07) :1179-1187
[4]   基于DEM的秦岭山地1月气温及0℃等温线变化 [J].
白红英 ;
马新萍 ;
高翔 ;
侯钦磊 .
地理学报, 2012, 67 (11) :1443-1450
[5]   中国水旱灾害的形成主因和机制分析 [J].
彭剑峰 ;
张立 ;
王占伟 .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2 (03) :281-285
[6]   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J].
朱连奇 .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1 (02) :162-166
[7]   伏牛山地区亚热带北界界线问题 [J].
张久铭 .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0, 25 (02) :115-118
[8]   基于ANUSPLIN软件的逐日气象要素插值方法应用与评估 [J].
钱永兰 ;
吕厚荃 ;
张艳红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02) :7-15
[9]   伏牛山文化圈刍议 [J].
张清廉 ;
于长立 .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0, 25 (01) :1-7
[10]   中国气候区划新方案 [J].
郑景云 ;
尹云鹤 ;
李炳元 .
地理学报, 2010, 65 (01)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