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城市公共设施公平评价:物理可达性与时空可达性测度方法的比较
被引:22
作者:
江海燕
[1
,2
]
朱雪梅
[1
,2
]
吴玲玲
[1
,2
]
张家睿
[1
]
机构:
[1]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城市公共设施;
公平;
物理可达性;
时空可达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弄清可达性测度方法对公共设施公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比较了物理可达性与时空可达性两大类测度方法,前者是基于地方的、考察设施与个体日常生活位置之间的物质空间邻近度方法,受距离、交通方式或设施数量、质量影响,主要用于1970—1990年代的空间公平研究。后者是基于人的、考察个体使用设施机会的大小,受时间、空间、机动能力、偏好(NUM、NUMD、DUR)及设施质量(BAGG)等影响,主要用于21世纪以来偏重个体差异的社会公平研究。不同测度方法对公平问题的解释内容和机制不同,NUM、DUR、BAGG更适于质量异质的设施(如公园、学校、医院等),而NUMD适于质量均质的设施(如办公部门、消防站、邮局等)。最后以基本可达性方法为基础,介绍4种典型的综合公平分析模型在公共设施公平研究中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