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中美贸易失衡透析——基于附加值贸易核算法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葛明 [1 ]
林玲 [1 ]
赵素萍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贸易失衡; 双边附加值贸易; 世界投入产出表;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5.05.005
中图分类号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F757.12 [];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贸易转移现象导致海关统计难以反映真实的双边贸易净额。文章基于最终消费品价值来源分解的视角构建了多国双边附加值贸易统计模型和海关统计模型,从总量、产业、行业3个层面比较分析了两种统计方式下的中美贸易差额。结果显示:海关统计始终高估中美贸易顺差额,平均幅度为20%,各产业的贸易失衡状况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在附加值贸易统计方式下顺差的产业结构有所改善,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取代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成为顺差的最大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1+127 +12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我国出口规模的透视分析——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 [J].
陈雯 ;
李强 .
财贸经济, 2014, (07) :107-115
[2]   属权贸易统计与中美贸易差额重估 [J].
林玲 ;
葛明 ;
赵素萍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6) :61-70
[3]   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J].
王岚 .
统计研究, 2014, 31 (05) :17-23
[4]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的中国贸易产业结构演进研究 [J].
樊茂清 ;
黄薇 .
世界经济, 2014, 37 (02) :50-70
[5]   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失衡度的重新估算——全球生产链中的增加值贸易 [J].
李昕 ;
徐滇庆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29-55+205
[6]   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利益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J].
林玲 ;
余娟娟 .
当代经济科学, 2012, 34 (05) :81-89+127
[7]   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 [J].
刘遵义 ;
陈锡康 ;
杨翠红 ;
Leonard KCheng ;
KCFung ;
YunWing Sung ;
祝坤福 ;
裴建锁 ;
唐志鹏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5) :91-103+206
[8]   中美贸易不平衡争议的文献综述 [J].
林斐婷 .
国际贸易问题, 2007, (05) :41-46+54
[9]   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 [J].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
世界经济, 2006, (05) :3-11+95
[10]   中美贸易不平衡原因分析 [J].
亢梅玲 .
世界经济研究, 2006, (04)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