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韶日记》记载的1867—1872年武汉和长沙地区梅雨特征

被引:27
|
作者
满志敏
李卓仑
杨煜达
机构
[1]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王文韶日记》; 梅雨; 湖北; 湖南; 历史地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 [气候资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清代王文韶所著《王文韶日记》中湖北武汉和湖南长沙地区的夏季天气气候记录,重建了1867—1872年夏季武汉和长沙地区的降水序列,并确定其梅雨期的入梅和出梅时间。以此为依据,对上述年份梅雨进行分类,同时与地方志等历史文献进行对比,指出1867年与1872年是典型的梅雨年份,降水相对适中。1868年虽然划作空梅,但可能是非典型梅雨,降水适中或偏多。1869年则是丰梅,降水异常偏多。1870年为早梅雨,夏季降水相对适中。1871年梅雨期偏短,降水偏少,形成旱灾。由此发现,天气日记可以很好地用来复原历史时期梅雨等较长尺度的天气过程,如对日记进行系统整理,则能更准确地分析梅雨带的年际一年代际的变化过程和区域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31 / 4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1711911年昆明雨季降水的分级重建与初步研究
    杨煜达
    满志敏
    郑景云
    [J]. 地理研究, 2006, (06) : 1041 - 1049
  • [2] 江淮梅雨期极端降水的气候特征
    刘明丽
    王谦谦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5) : 676 - 681
  • [3] 清代云南雨季早晚序列的重建与夏季风变迁
    杨煜达
    满志敏
    郑景云
    [J]. 地理学报, 2006, (07) : 705 - 712
  • [4] 近116年江淮梅雨异常及其环流特征分析
    毛文书
    王谦谦
    葛旭明
    景艳
    杜宜翠
    曹艳艳
    [J]. 气象, 2006, (06) : 84 - 90
  • [5] 《湘绮楼日记》记录的湖南长沙1877—1878年寒冬
    萧凌波
    方修琦
    张学珍
    [J]. 古地理学报, 2006, (02) : 277 - 284
  • [6] 《翁同龢日记》记录的19世纪后半叶北京的沙尘天气
    张学珍
    方修琦
    田青
    王丽岩
    [J]. 古地理学报, 2006, (01) : 117 - 124
  • [7] 近50a江淮梅雨期暴雨的区域特征
    毛文书
    王谦谦
    王永忠
    徐燚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1) : 33 - 40
  • [8] 全球海表温度年代际尺度的空间分布及其对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影响
    魏凤英
    宋巧云
    [J]. 气象学报, 2005, (04) : 95 - 102+160
  • [9] 18世纪南京、苏州和杭州年、季降水量序列的复原研究
    张德二
    刘月巍
    梁有叶
    李靖
    [J]. 第四纪研究, 2005, (02) : 121 - 128
  • [10] 湖南长沙、衡阳地区1888~1916年的春季植物物候与气候变化
    方修琦
    萧凌波
    葛全胜
    郑景云
    [J]. 第四纪研究, 2005, (01) : 74 -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