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视角下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

被引:40
作者
罗祥
张国安
机构
[1] 华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创作物; 著作权; 邻接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人工智能创作丰富了作品市场,同时也带来了人工智能创作物能否利用著作权制度规制的难题。狭义著作权制度与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存在难以解决的理念冲突与规制困境。邻接权保护则有助于缓解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与著作权原理的冲突,同时能合理配置人工智能创作的利益关系。我国应该就人工智能创作邻接权保护增设新类型,从邻接权主体、客体、权利内容、保护期限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认定 [J].
熊琦 .
知识产权, 2017, (03) :3-8
[2]   论我国《著作权法》立法宗旨的修改——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为视角 [J].
马忠法 ;
孟爱华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4 (03) :103-109+116
[3]   论委托作品条款的适用范围——以非独立创作的作品类型为视角 [J].
许辉猛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 (05) :83-89+97
[4]   智力投入者和财力投入者分离下的著作权归属研究——评我国的委托作品、职务作品和法人作品制度 [J].
邹晓红 ;
许辉猛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4 (02) :126-130
[5]   立法成本的法经济学分析 [J].
刘瑞瑞 .
经济纵横, 2006, (08) :64-66+79
[6]   版权理论中的创作概念 [J].
曹世华 .
法学研究, 1997, (06) :75-81
[7]   论作品独创性之合理规定 [J].
曹世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6, (06) :34-40
[8]   电视节目预告表的法律保护与利益衡量 [J].
梁慧星 .
法学研究, 1995, (02) :81-89
[9]  
论版权[J]. 保罗·戈尔茨坦,任允正. 著作权. 1992 (01)
[10]  
版权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郑成思,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