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一边界”到“多重边界”的区域公共事务治理——基于对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合作的观察

被引:51
作者
锁利铭 [1 ,2 ]
李雪 [3 ]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2] 南开大学中国政府发展联合研究中心
[3]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治理边界; 嵌入关系; 地方政府网络; 大气污染合作治理;
D O I
10.19735/j.issn.1006-0863.2021.02.12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1204 ; 120401 ;
摘要
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固定思维模式,是区域公共事务走向协同治理的基础。文章从"一亩三分地"的概念出发,提出目前区域治理是基于"单一行政边界"下的地方竞争"锦标赛"激励机制,难以满足公共事务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跨界性的治理要求。根据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地方政府间公共事务的合作是交易成本和契约风险下的理性选择行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形态的网络。这些网络会受到地理相邻、政策一致性以及行政管辖关系的影响,实践中体现为地理边界、功能边界和行政边界等多重边界的共同或交叉影响。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跨域府际合作治理为观察对象,分析了不同边界机制嵌套关系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出对区域治理变革问题的思考,即区域治理如何从单一行政边界治理走向多重边界治理,其中边界的"形成、范围、强弱、弹性、演化、耦合"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制度性集体行动、领域差异与府际协作治理 [J].
锁利铭 ;
阚艳秋 ;
李雪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0, 9 (04) :3-14
[2]  
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工具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基于政策文本数据(2004—2015)的统计分析[J]. 赵新峰,吴芸.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2019(02)
[3]   地方政府区域合作边界拓展的行动与逻辑——以成都经济区“1+7”到“8+3”为例 [J].
马捷 ;
位韦 ;
阚艳秋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9, (01) :47-55
[5]   区域治理研究中“商品(服务)特征”的应用与影响 [J].
锁利铭 ;
李雪 .
天津社会科学, 2018, (06) :82-86
[6]   城市群环境污染合作治理中府际责任分担机制探析——以大气污染为例 [J].
张雪 .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8, (06) :82-86
[7]   从“府际合作”走向“制度性集体行动”:协作性区域治理的研究述评 [J].
锁利铭 ;
阚艳秋 ;
涂易梅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8, 7 (03) :83-96
[8]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中的府际竞合机制研究 [J].
赵树迪 ;
周显信 .
江苏社会科学, 2017, (06) :159-165
[9]   基于贸易环境成本与经济受益权衡的省际大气污染治理投入公平研究——以泛京津冀区域为例 [J].
姜玲 ;
汪峰 ;
张伟 ;
刘宇 ;
田远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7, (09) :72-80
[10]   区域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与规则重构 [J].
李冰强 .
中国行政管理, 2017, (08) :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