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村落开发与保护中的空间信息技术应用探究

被引:6
作者
谢超峰 [1 ]
王心源 [2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徽州古村落; 空间信息技术; 文化遗产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徽州古村落在世界文化遗产联合申报和保护中需要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支撑,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正日益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不可忽视的技术手段。本文分析了徽州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目前面临的困境,研究了在徽州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应用空间信息技术理论实践,努力结合实践探讨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黄山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制图.[D].崔淑卿.安徽师范大学.2006, 01
[2]  
徽州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D].汪亮.合肥工业大学.2006, 09
[3]   浅论徽商对徽州传统聚落的影响 [J].
周星宇 ;
罗杰威 .
安徽建筑, 2011, 18 (06) :10-11
[4]   基于遥感影像解读丽江古城的历史变迁 [J].
王瑞雪 ;
史茂 ;
余其芬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0, 35 (03) :6-11
[5]   基于SPOT5影像的京杭大运河自动提取研究 [J].
于丽君 ;
聂跃平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02) :179-183
[6]   人类文化遗产信息的空间认识 [J].
赵生才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4) :687-691
[7]   从宏村古水系保护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和谐追求 [J].
周元祥 ;
查珍 ;
黄志斌 ;
钱家忠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56-59
[8]   从生态适应性看徽州传统聚落 [J].
邓晓红 ;
李晓峰 .
建筑学报, 1999, (11)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