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36
|
作者
马远 [1 ,2 ]
徐俐俐 [2 ]
机构
[1] 新疆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 不详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石油贸易; 影响因素; 社会网络; QAP模型;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6.11.008
中图分类号
F416.22 [石油、天然气工业]; F746 [世界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2005-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数据为基础,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石油贸易网络结构进行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QAP模型分析石油贸易网络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网络结构并非典型的无标度网络,2005-2014年石油贸易联系基本保持不变,贸易量呈增大趋势;石油贸易网络异质化程度较高,核心—边缘结构较稳定,但核心国家数逐步减少的趋势使得整个网络的脆弱性增强。替代能源比重差距、人口差距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石油贸易联系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陆地相邻与否影响不大;语言不同的国家更倾向于建立贸易联系;物流绩效水平差距越大越不利于国家间建立紧密的贸易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