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下施氮量对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43
|
作者
晏娟 [1 ,2 ]
沈其荣 [2 ]
尹斌 [1 ]
张绍林 [1 ]
朱兆良 [1 ]
机构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氮肥利用率; 稻麦轮作; 施氮量;
D O I
10.13758/j.cnki.tr.2009.03.025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太湖地区过量施肥现象相当普遍,导致N肥利用率低和N肥损失严重。为此,2004—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进行了连续稻麦轮作试验,研究不同施N量对该地区水稻和小麦产量及N肥利用率的影响,以寻找较为适当的N肥施用量,该施N量即能使作物不减产,又要保持较高的N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施N量超过150kg/hm2后,作物产量增加较少。当施N量从100kg/hm2增加到350kg/hm2,连续3年的水稻平均N肥吸收利用率(REN)为46.1%~32.4%,两年小麦试验结果显示小麦的平均REN为36.0%~27.8%。相应的水稻和小麦的农学利用率(AEN)是15.0~5.56kg/kg和17.1~6.91kg/kg。研究还表明太湖地区水稻经济适宜施N量为209kg/hm2,小麦是219kg/hm2,在当地作物品种、气候条件和管理方式下,作物产量可分别达到8.2t/hm2和4.7t/hm2的高产,水稻的REN、N肥生理利用率(PEN)、AEN、N肥偏生产力(PFPN)可保持为37.6%、29.5kg/kg、11.0kg/kg和44.5kg/kg;小麦则是31.4%、38.4kg/kg、12.0kg/kg和23.7kg/kg。显然,适宜的施N量不仅没使作物减产,而且保证了作物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保持了较高的N肥利用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72 / 3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太湖地区黄泥土壤水稻氮素利用与经济生态适宜施氮量
    黄进宝
    范晓晖
    张绍林
    葛高飞
    孙永红
    冯霞
    [J]. 生态学报, 2007, (02) : 588 - 595
  • [2] 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氮素行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附视频
    廖晓勇
    张杨珠
    刘学军
    陈新平
    张福锁
    [J].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03) : 94 - 98
  • [3] 苏南太湖地区水稻氮肥施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李荣刚
    崔玉亭
    程序
    [J]. 耕作与栽培, 1999, (04) : 49 - 50+63
  • [4] 太湖地区高产稻田氮肥施用与作物吸收利用的研究
    李伟波
    吴留松
    廖海秋
    [J]. 土壤学报, 1997, (01) : 67 - 73
  • [5] 关于太湖地区稻麦上氮肥的适宜用量
    张绍林
    朱兆良
    徐银华
    陈荣业
    李阿荣
    [J]. 土壤, 1988, (01) : 5 - 9+4
  • [6] 我国土壤供氮和化肥氮去向研究的进展
    朱兆良
    [J]. 土壤, 1985, (01) : 2 - 9
  • [7] 苏州高产稻区氮肥的经济施用
    陈荣业
    孙秀廷
    李阿荣
    潘遵谱
    陈全武
    惠茂新
    [J]. 土壤学报, 1983, (04) : 373 - 386
  • [8]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 [9] Grain yield performance of rice genotypes at suboptimal levels of soil N as affected by N uptake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J] . A. Tirol-Padre,J.K. Ladha,U. Singh,E. Laureles,G. Punzalan,S. Akita.Field Crops Research . 1996 (1)
  • [10] Nitrogen and plant production[J] . R. Novoa,R. S. Loomis.Plant and Soil . 198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