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北京地区人工增雨效果和防雹经济效益评估
被引:26
|作者:

李宏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不详

嵇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不详

周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不详

罗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不详
[4]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云降水物理研究与云水资源开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5] 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气象局
[6]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人工增雨;
人工防雹;
效果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81 [人工降雨];
P482 [人工防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近年来北京地区开展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情况,利用农业气象灾情统计资料和经典的区域历史回归统计方法,对2004 2010年北京地区人工增雨效果和防雹经济效益进行了客观定量地评估。结果表明:(1)在5 9月的评估期,随着作业样本数逐年累加,人工增雨平均相对增雨率逐渐趋于稳定,并维持在20%左右;在所选目标区,连续7年的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增加降水量约417.8 mm,增雨效果显著。(2)年平均人工防雹经济效益约2.48亿元,多年平均防雹投入产出比为1∶16。人工防雹效益最高、最低年份分别在2009年和2005年,对应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7和1∶6。
引用
收藏
页码:1119 / 113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X波段双线性偏振雷达电磁波衰减对冰雹识别的影响[J]. 高原气象, 2012, 31 (03) : 825 - 835马建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苏德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气象局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金永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李睿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 [2] 我国人工降水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思路[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05) : 543 - 550黄美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3] 大连市人工防雹作业与概念模型的研究[J]. 高原气象, 2011, 30 (02) : 482 - 488李红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连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大连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何玉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连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大连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孙红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省气象台 大连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濮文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连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大连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张家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连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大连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 [4] 热力不均匀场对一次冰雹天气影响的诊断分析[J]. 高原气象, 2011, 30 (01) : 226 - 23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寿绍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学院解以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学院王雪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学院吕江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津市气象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学院贾惠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津市气象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学院
- [5] 两块冰雹云催化防雹效果分析[J]. 高原气象 , 2011, (01) : 252 - 257李金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岳治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李家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不详杜桂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不详孙海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
- [6] 蒙古冷涡影响下的北京降雹天气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10, 29 (03) : 763 - 777王在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郑永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刘还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沃伟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黄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 [7] 京津及邻近地区暖季强对流风暴的气候分布特征[J]. 科学通报, 2009, 54 (11) : 1585 - 159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俞小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郑永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明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人工增雨统计检验结果准确度分析[J]. 气象科技, 2009, 37 (02) : 209 - 215王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姚展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 [9] 2006年北京市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统计分析[J]. 高原气象, 2009, 28 (01) : 195 - 202王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姚展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 [10] 聚类统计检验在人工增雨效果检验中的应用[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2) : 228 - 23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金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姚展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