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发展环境和国际合作

被引:11
作者
张蕴岭 [1 ]
陆南泉 [2 ]
李向阳 [3 ]
张树华 [4 ]
赵卫涛 [5 ]
郭连成 [6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3]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4]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
[5]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6]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互联互通; 地缘重构; 区域贸易自由化; 义利观; 机制化建设; 一带一盟;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18.10.001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到2018年,"一带一路"倡议已提出五周年。"一带一路"不仅作为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规划写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新时代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重要方略,而且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五年来,"一带一路"已从倡议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取得的阶段性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当今世界的发展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国际发展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这些纷繁的变化给"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和与之相伴的国际合作带来了新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财经问题研究》编辑部邀请几位专家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发展环境和国际合作"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几位专家达成的基本共识是:在当前形势下,国际发展环境出现新变化和新特点,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适应这种变化需要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从构建"一带一路"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加强机制化建设,深化"一带一盟"对接合作,强化中俄、中非、中国与中亚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等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真诚合作,并发挥中国的主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构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J].
唐青叶 ;
申奥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4 (01) :12-17
[2]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义利观 [J].
李向阳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 (09) :4-14+156
[4]   世界秩序刍议 [J].
秦亚青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 (06) :4-13
[5]   “一带一路”、新型全球化与大国关系 [J].
钟飞腾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7, 34 (03) :1-26
[6]   “一带一路”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出路 [J].
李向阳 .
国际贸易, 2017, (04) :4-9
[7]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一带一路”之比较 [J].
李向阳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 (09) :29-43+155
[8]   共建“一带一路”:基于关系治理与规则治理的分析框架 [J].
陈伟光 ;
王燕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 (06) :93-112+158
[9]   “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想象与地区合作 [J].
曾向红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 (01) :46-71+157
[10]   重塑中国经济地理:从1.0版到4.0版 [J].
胡鞍钢 ;
周绍杰 ;
鲁钰锋 ;
地力夏提吾布力 .
经济地理, 2015, 35 (12)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