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影像间潮滩地形修正的海岸线监测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被引:24
作者
刘艳霞 [1 ]
黄海军 [1 ]
丘仲锋 [2 ]
陈纪涛 [3 ]
杨曦光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3] 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水文水资源局
关键词
海岸线; 潮滩坡降; 潮滩冲淤; 遥感; 黄河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14 [调查及观测方法]; P737.1 [海岸地貌];
学科分类号
0816 ; 0707 ;
摘要
针对潮滩环境中潮汐和坡度变化对海岸线变化监测的影响,提出一种通过两景影像计算潮滩坡降进而准确获得海岸线的方法,并利用坡降值估算潮滩体积。以岸线变化较剧烈的黄河三角洲南部的甜水沟口至小清河口的粉砂淤泥质潮滩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结合遥感影像、实测固定断面数据和水深测量数据分析表明,影像间的潮差对坡降估算值虽有较大影响,但选择合适潮位估算潮滩坡降是可行的,估算坡降的最小相对误差可达0.2%,均方根误差小于实测坡降一个数量级。1973-2009年甜水沟口至小清河口14个年份的岸线变化分析显示,黄河改道对本区的直接淤积影响在甜水沟向南3km范围内,最大淤积区位于甜水沟口附近,年均淤积率31m/a,而后在1989-2002年海区南部出现较大幅度淤积,主要为黄河入海水沙直接或间接淤积造成的;研究时段内岸滩总体演化趋势为蚀退,最大年均蚀退速率51m/a,黄河改道造成的海洋动力变化是影响本区海岸冲刷的主要因素。验证表明,本文方法计算的潮滩体积用于指示海滩冲淤变迁是合理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77 / 3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莱州湾南岸海岸侵蚀过程与原因研究 [J].
丰爱平 ;
夏东兴 ;
谷东起 ;
吴桑云 ;
李朝新 .
海洋科学进展, 2006, (01) :83-90
[2]   黄河三角洲海岸剖面类型与演变规律 [J].
陈小英 ;
陈沈良 ;
于洪军 ;
张建华 ;
徐丛亮 .
海洋科学进展, 2005, (04) :438-445
[3]  
Changes in Huanghe (Yellow) River estuary since artificial re-routing in 1996[J]. 樊辉,黄海军.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05(03)
[4]   黄海、渤海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潮汐伴随同化 [J].
丘仲锋 ;
何宜军 ;
吕咸青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 (04) :10-18
[5]   莱州湾悬浮泥沙分布形态及其与底质分布的关系 [J].
江文胜 ;
王厚杰 .
海洋与湖沼, 2005, (02) :97-103
[6]   1976年黄河改道以来三角洲近岸区变化遥感监测 [J].
黄海军 ;
樊辉 ;
不详 .
海洋与湖沼 , 2004, (04) :306-314
[7]   黄河口海洋动力特性与泥沙的输移扩散 [J].
胡春宏 ;
吉祖稳 ;
王涛 .
泥沙研究, 1996, (04) :2-11
[8]   卫星影像在黄河三角洲岸线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J].
黄海军,李成治,郭建军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4, (02) :29-37
[9]   现行黄河口海域泥沙冲淤的定量计算及其规律探讨 [J].
孙效功 ;
杨作升 ;
陈彰榕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3, (01) :129-136
[10]   小清河河口近海区泥沙动态分析 [J].
陈炳安 .
海洋通报 , 1982, (05) :5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