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不同植物油脂氧化程度与脂肪酸比例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32
|
作者
丁俭
齐宝坤
王立敏
王中江
隋晓楠
李杨
江连洲
杨淇文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关键词
油脂氧化; 脂肪酸比例; 共轭二烯值; p-茴香胺值; 己醛含量; 相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25.1 [植物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取椰子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菜籽油5种植物油脂为研究对象,在180℃加热氧化的过程中,测定不同油脂中脂肪酸比例变化规律,与共轭二烯值(CDV)、p-茴香胺值(p-AV)和己醛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加热相同时间油脂的氧化程度与脂肪酸组成有显著性差异,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的氧化敏感性较高;对CDV、p-AV和己醛含量与脂肪酸比例之间相关性分析可知椰子油的SFA/UFA比例与CDV、p-AV和己醛含量相关性R值在0.9以上;大豆油、玉米油C18∶0/C18∶1,C18∶1/C18∶2脂肪酸比例与CDV、p-AV和己醛含量之间相关性R值在0.8以上,葵花籽油的C16∶0/C18∶2,C18∶0/C18∶2与CDV、p-AV和己醛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在0.85以上,而菜籽油的脂肪酸比例C16∶0/C18∶1,C18∶0/C18∶1,C18∶1/C18∶2,SFA/UFA与CDV、p-AV和己醛含量之间的相关性R≥0.8。油脂中脂肪酸比例与油脂氧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利用不同特征脂肪酸比例参数可以表征不同植物油脂的氧化程度,为油脂氧化研究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大豆油中正己醛含量
    张青龄
    陈宜
    黄建立
    [J]. 福建分析测试, 2013, 22 (06) : 14 - 16
  • [2] GC和GC-MS法测定注射用大豆油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高艺恬
    赵丽梅
    盛明
    王淼
    赵春杰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3, 30 (09) : 704 - 708
  • [3] 煎炸条件对大豆油品质裂变的影响研究
    李桂华
    韦利革
    李海龙
    [J]. 粮油食品科技, 2013, 21 (04) : 28 - 31
  • [4] 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曹君
    李红艳
    邓泽元
    [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 (07) : 378 - 382+386
  • [5] 热重分析法在油脂氧化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顾敏芬
    王昉
    金宜英
    [J]. 中国油脂, 2012, 37 (09) : 85 - 87
  • [6] 6种油脂和大豆粉、菜籽粉氧化指标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王永庆
    叶元土
    华雪铭
    蔡春芳
    朱磊
    金素雅
    许凡
    张宝彤
    萧培珍
    张波
    王丽宏
    [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9 (03) : 356 - 360
  • [7]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组分变化研究与展望
    郜海燕
    华颖
    陶菲
    穆宏磊
    宋丽丽
    [J]. 中国食品学报, 2011, (09) : 134 - 143
  • [8] 植物油脂的氧化酸败机制及其预防研究
    杨春燕
    厉重先
    荣瑞芬
    [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0, (12) : 85 - 88
  • [9] 油脂储藏技术研究进展
    黄业传
    [J]. 粮食与油脂, 2003, (02) : 17 - 19
  • [10] 三酰甘油氧化聚合物的检测、评价及应用[D]. 曹文明.江南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