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边界带构造样式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被引:64
|
作者
廖昌珍 [1 ]
张岳桥 [2 ]
温长顺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构造样式; 构造应力场; 反冲构造; 上盘断坡褶皱; 盖层滑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是一条燕山运动期形成的、复杂的构造——地貌边界带,由离石断裂和晋陕挠褶带组成。基于野外观察和构造测量资料,本文论述了该边界带分段特征及断裂构造样式,利用断层滑动矢量资料反演古构造应力方向,建立了侏罗纪—白垩纪构造应力场演化序列。结果表明,该边界带发育3类断裂构造样式:反冲断裂、上盘断坡褶皱和盖层滑脱。根据地表构造样式推断,该边界带构造组成了山西断隆深部由东向西扩展的断坪—断坡式拆离系统的前缘反冲构造或上盘断坡。沿边界带发育挤压破碎带和构造透镜体。断层运动学分析结果展示了多向挤压应力作用,挤压应力方向为W—E、NW—SE和NE—SW向。该边界带的分段构造样式和应力作用方向记录了晚侏罗世燕山运动时期华北地区陆内挤压变形特征,为研究燕山运动时期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亚大陆俯冲产生的远程效应和华北陆内构造变形动力学提供重要的构造地质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66 / 4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断裂运动学分析与晚中生代构造应力体制转换
    张岳桥
    施炜
    廖昌珍
    胡博
    [J]. 地质学报, 2006, (05) : 639 - 647
  • [2]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热力作用的期次和特点
    杨兴科
    杨永恒
    季丽丹
    苏春乾
    郑孟林
    赵亮
    [J]. 地质学报, 2006, (05) : 705 - 711
  • [3]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时空坐标及其成藏(矿)响应
    刘池洋
    赵红格
    桂小军
    岳乐平
    赵俊峰
    王建强
    [J]. 地质学报, 2006, (05) : 617 - 638
  • [4] 燕山板内变形带侏罗纪主要构造事件
    赵越
    张拴宏
    徐刚
    杨振宇
    胡健民
    [J]. 地质通报, 2004, (Z2) : 854 - 863
  • [5] 燕山运动与东亚构造体制的转变
    赵越
    徐刚
    张拴宏
    杨振宇
    张岳桥
    胡健民
    [J]. 地学前缘, 2004, (03) : 319 - 328
  • [6] 论东亚大陆的构造翘变——燕山运动的全球意义
    董树文
    吴锡浩
    吴珍汉
    邓晋福
    高锐
    王成善
    [J]. 地质论评, 2000, (01) : 8 - 13
  • [7] 离石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演化
    白玉宝,孙冬胜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1) : 77 - 80
  • [8]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
    张泓
    [J].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6, (01) : 87 - 92
  • [9] 前陆盆地类型及褶皱-冲断层样式
    刘和甫
    [J]. 地学前缘, 1995, (03) : 59 - 63+67+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