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操刀:建构主义知识观下的批判性思维

被引:18
作者
刘云杉
机构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建构主义知识观; 批判性思维; 学业减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本文剖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在学业减负的动力下,国家对课程的管理基础从教学大纲到学习目标;破除知识本位之后,课程改革将学生的学习成长嵌入目标控制之中,课程改革成为不同课程流派的试验场。结合历史课程的教与学,本文阐述了实用主义将知识方法化与工具化,其后是有限的经验与软化的真理;认知建构主义将知识化约为认知,强调"如何思考"比"思考什么"更重要;社会建构主义将课程变成文化的战场,强调立场比真相更重要,滑入相对主义;最后引入社会实在论,强调科学与理性是超越个体经验与认识之上的集体成就,真理具有强制性,教育应传承文明。用方法消解知识,用个体认知替代集体理性,用高阶思维替代真理,将导致"无学而有术"的野蛮的心灵。
引用
收藏
页码:2 / 27+184 +184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助力各国进入“素养时代” [J].
崔允漷 .
上海教育, 2021, (32) :22-25
[3]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 [J].
王策三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 (03) :5-23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
[5]  
教育未来简史.[M].伊恩·朱克斯;瑞恩·L.沙夫.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6]  
另类事实.[M].奥萨·维克福什.中信出版社.2020,
[7]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M].理查德·霍夫施塔特.译林出版社.2020,
[8]  
把知识带回来.[M].迈克尔·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9]  
柏拉图对话集.[M].柏拉图.商务印书馆.2019,
[10]  
测量时代的好教育.[M].格特·比斯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