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力“六要素”的解析与分层

被引:21
作者
胡爽
陈秉初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学习力; 六要素; 层次;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4 [教学法和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学习力的内涵及要素持有多种观点。裴娣娜教授提出学习力"六要素"为知识与经验、策略与反思、意志与进取、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往、批判与创新,并论证其内在逻辑关系,将其分成三个层次:知识与经验、策略与反思、意志与进取为第一层次,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往为第二层次,是学生学习的途径;批判与创新是第三层次,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本文试图对这六个要素以及三个层次进行详细解读,为学习力"六要素"模式的实际应用提供可操作依据;促使教师改善学科教学方式;为评价体系的丰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教育领域学习力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J].
陈维维 ;
杨欢 .
开放教育研究, 2010, 16 (02) :40-46
[2]   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学习力构架研究 [J].
高志敏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06) :24-29
[3]   日本学力论的演变及其带来的思考 [J].
徐征 .
北方论丛, 2002, (01) :122-125
[4]   Learning how to learn: the dynamic assessment of learning power [J].
Crick, Ruth Deakin .
CURRICULUM JOURNAL, 2007, 18 (02) :135-153
[5]  
学习力.[M].[美]柯比(W.C.Kirby)著;金粒编译;.南方出版社.2005,
[6]  
经验与教育.[M].(美)约翰·杜威(JohnDewey)著;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  
教育心理学.[M].潘菽 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8]  
知识管理工具支持学习力提升研究.[D].毛宏云.江西师范大学.200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