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与理性之间的选择——评《气候变化正义》和减排规制手段

被引:8
作者
陈若英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排放税; 排放权交易; 激励型规制手段; 命令型规制手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6.9-5 [];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建构必须直面两个核心问题:如何减排及如何在各国之间和代际之间分摊减排成本。今天的中国法学家和公共政策制定者更应关注前者,选择恰当的规制手段实现减排。面对命令型和激励型两类基本规制手段,需要正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异,重申前者是后者建立和持续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而不能期望用后者处理前者尚未解决的问题。在考虑不同的激励型规制手段时,需从效率和分配正义的角度缜密分析比较补贴、排放税和排放权交易。当衡量效率时,应考虑不同规制手段建立和运行的制度和财务成本;而分配正义的内容不仅涉及财富的再分配,还应包括技术和人力资本的分布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惩罚性措施运用趋势比较分析 [J].
郭冬梅 .
河北法学, 2013, 31 (02) :116-121
[2]   对私募投资中“对赌协议”的法经济学思考——兼评我国首例司法判决 [J].
李睿鉴 ;
陈若英 .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2, 27 (06) :82-90
[3]   排污权转让法律问题研究 [J].
邓海峰 .
清华法学, 2011, 5 (02) :106-114
[4]   日本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及启示 [J].
冷罗生 .
法学杂志, 2011, 32 (01) :65-68
[5]   气候变化的应对:排污权交易抑或碳税 [J].
王慧 ;
曹明德 .
法学论坛, 2011, 26 (01) :110-115
[7]   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知识产权制度问题研究 [J].
徐升权 .
知识产权, 2010, 20 (05) :19-25+64
[8]   德国温室气体排放许可证交易法律制度研究 [J].
曹明德 ;
李玉梅 .
法学评论, 2010, 28 (04) :104-110
[9]   论哥本哈根协议的法律价值——兼论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法律措施的完善 [J].
顾华详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6 (01) :13-23
[10]   排污权交易与清洁发展机制 [J].
赵惊涛 .
当代法学, 2008, (05) :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