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资本特性和过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及当代意义——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再研究

被引:13
作者
顾海良
机构
[1]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资本; 生产方式; 生产要素; 劳动过程;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22.08.011
中图分类号
F014.39 [资本和剩余价值];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深化《手稿》中资本理论的再研究,对习近平提出的“要加强新的时代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手稿》先后提出的资本的“六分结构”和“三分结构”,阐明资本运动既以社会化大生产发展为条件,又受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制约的特征;资本是生产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与劳动相对立的生产要素,也是生产资本在价值转移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总体的“普照的光”,决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形态在总体中的“色彩”和“比重”。《手稿》以劳动过程的新的结合方式为基础,对资本推动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作用展开论述;从资本本质及其运动过程中,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命运,由此因势而新提升资本治理本领、因时而进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创新中国特色的资本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 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N]. 人民日报. 2022 (00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