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货币政策的理论、效果及启示

被引:28
作者
巴曙松 [1 ,2 ]
曾智 [3 ]
王昌耀 [4 ]
机构
[1] 中国银行业协会
[2] 香港交易所
[3]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负利率; 量化宽松; 结构性; 非传统货币政策; 金融稳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前瞻性指引、量化宽松、负利率、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等非传统货币政策的相继实施,扩展了货币政策的理论边界。货币政策不仅能解决总量需求、系统性金融风险,也能解决宏观经济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本文先从理论基础、主要工具、传导渠道三个方面对非传统货币政策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事件研究法以中欧为例评估实施效果,发现非传统货币政策能够显著地降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维护金融稳定;随着工具的持续使用,实施效果边际递减;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显著强于其他工具。最后,本文从工具本身的弊端、注重市场机制、外溢和退出风险、创新工具四点出发,给出了中国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61+8 +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the assessment[J] . Christopher Bowdler,Amar Radia.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 2012 (4)
[2]  
Zero Bound on Interest Rates and Optimal Monetary Policy[J] . Gauti B. Eggertsson,Michael, Professor Woodford.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