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规计划有效性与举报人保护制度之构建——澳大利亚路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17
作者
宋颐阳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人犯罪; 法人人格; 人格矫治; 合规计划; 举报人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传统的法人犯罪惩治机制建立在单一的刑罚威慑框架之下,其以膨胀刑法条文、严峻刑罚为主要手段,未能有效遏制日益突出的法人犯罪问题。基于对单一国家规制模式的反思,国外出现了以赋予合规计划诉讼及量刑意义为具体手段、旨在提升法人组织自主犯罪预防效率的各类立法与司法实践。企业法人组织是否依据其自身文化、所处行业及销售规模等"个性"因素,设计并执行一套用以鼓励成员个体对企业犯罪事实积极予以披露的举报人保护制度是鉴别具体合规计划是否有效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通过对"合规计划"这一概念中的规范与社会性要素加以描述与强调,由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企业治理委员会制定的《企业治理原则与最佳操作指引》提升了合规计划妥善保护与激励举报人的整体能力,为我国法人犯罪治理的司法实践提供了全新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10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企业合规制度的三个维度——比较法视野下的分析 [J].
陈瑞华 .
比较法研究, 2019, (03) :61-77
[2]   论《刑法修正案(九)》关于职业禁止的规定 [J].
武晓雯 .
政治与法律, 2016, (02) :29-41
[3]   企业犯罪预防中合规计划制度的借鉴 [J].
李本灿 .
中国法学, 2015, (05) :177-205
[4]   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的法哲学批判 [J].
何荣功 .
中外法学, 2015, 27 (02) :523-547
[5]   论公益性内部举报的制度设计 [J].
王贵松 .
法商研究, 2014, 31 (04) :72-81
[6]  
[J]. .
[7]  
制裁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佐伯仁志, 2017
[8]  
责任刑与预防刑[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明楷, 2015
[9]  
INDEFINITE PUNISHMENT AND THE CRIMINAL RECORD: STIGMA REPORTS AMONG EXPUNGEMENT‐SEEKERS IN ILLINOIS *[J] . SIMONE ISPA‐LANDA,CHARLES E. LOEFFLER.Criminology . 2016 (3)
[10]  
Whistleblowing, Ethics and Corporate Cultur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ustralia[J] . Janine Pascoe,Michelle Welsh.Common Law World Review . 2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