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煤化工的生命周期碳排放趋势分析

被引:20
|
作者
武娟妮 [1 ]
张岳玲 [2 ]
田亚峻 [3 ]
谢克昌 [4 ,5 ]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2] 华北电力大学
[3]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4] 太原理工大学
[5] 清华大学
关键词
煤制烯烃; 煤间接液化; 煤直接液化; 煤制天然气; 生命周期; 碳排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84 [燃料化学工业]; TQ53 [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新型煤化工的发展势头强劲,不仅使煤转化过程的碳排放有大幅增长的趋势,更会带动整个产业链碳排放的增长。为了全面认识新型煤化工发展给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影响,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以煤制烯烃、煤间接液化、煤直接液化、煤制天然气作为新型煤化工的代表,分析了从煤炭生产到产品消费的整个产业链的碳排放现状和趋势。结果显示,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认识煤化工发展带来的碳排放潜力,中期新型煤化工生命周期CO2eq(CO2当量)排放量是现状的10倍,远期甚至达到现状的21倍,新型煤化工发展呈现过热势头,这给我国的碳减排目标带来不容忽视的压力,其中尤以煤制天然气、煤经甲醇制烯烃和间接液化发展潜力较大;分析表明,整个产业链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煤转化过程,约占54%63%,然而该环节排放的CO2纯度较高,适于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可以显著降低新型煤化工快速发展给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其次,新型煤化工上下游产业链碳排放约占37%46%,其中用电导致的间接排放占7%15%,可通过推广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以及高压和超高压输电技术减排。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