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长安街沿线的扒窃案件高发区分析及防控对策

被引:25
作者
陈鹏
李欣
胡啸峰
曾昭龙
赵鹏凯
机构
[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扒窃; 犯罪热点; 空间分析; 时空热点矩阵;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本文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北京市长安街沿线的扒窃类案件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长安街沿线的犯罪分布状况,发现该长安街沿线共存在3个异常明显的犯罪高发区域,分别对应于西单商业圈(A)、建国门路段(B)和大望路—四惠路段(C),通过将长安街沿线的常住人口与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分布进行比较,发现案件与POI密度较高的区域存在较高的相关性。随后,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和时空热点矩阵方法分析了3个异常明显的案件高发区域内的犯罪活动时空分布模式,结果表明:高发区域A的犯罪高发时段为上午10时至下午18时,其中峰值出现在正午12时,犯罪活动主要集中在区域内的一些大型购物场所内;高发区域B和C的犯罪高发时间均为上午6时和下午18时前后,与早晚交通高峰时间比较一致,犯罪活动主要集中在区域内比较重要的公共交通站点附近。最后,根据长安街沿线案件高发区域内犯罪活动的时空规律性特征,提出了犯罪防控措施与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50 / 12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犯罪地理研究述评 [J].
姜超 ;
唐焕丽 ;
柳林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4) :561-573
[2]   抢劫与抢夺犯罪行为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 [J].
毛媛媛 ;
丁家骏 .
人文地理, 2014, 29 (01) :49-54
[3]   基于CPTED理论的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J].
张雅卓 ;
于宏伟 .
中外建筑, 2014, (01) :100-101
[4]   DP半岛街头抢劫犯罪案件热点时空模式 [J].
徐冲 ;
柳林 ;
周素红 ;
叶信岳 ;
姜超 .
地理学报, 2013, 68 (12) :1714-1723
[5]   中国犯罪地理与警务GIS研究进展 [J].
姜超 ;
柳林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3, 15 (06) :801-808+853
[6]   城市街面犯罪的聚集分布与空间防控——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犯罪制图分析 [J].
单勇 ;
阮重骏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 19 (06) :88-100
[7]   国外犯罪时空分布研究综述 [J].
程薇 ;
吴健平 .
世界地理研究, 2013, 22 (02) :151-158
[8]   北京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空间结构及其影响机制——以城市110警情为例 [J].
李业锦 ;
朱红 .
地理研究, 2013, 32 (05) :870-880
[9]   基于GIS的上海市犯罪空间特征研究 [J].
钟海东 ;
吴健平 ;
余柏蒗 ;
王占宏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02) :30-37+55
[10]   犯罪热点的分析方法研究 [J].
陈鹏 ;
李锦涛 ;
马伟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18 (03) :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