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言语交际的得体原则:争议与意义

被引:22
作者
林大津
谢朝群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州市,福州市
关键词
言语交际; 语用; 得体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 [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言语交际学、语用学和修辞学都研究言语行为的得体性问题,但具体所指不尽一致,有些观点甚至相互矛盾。本文探讨了一系列相关观点,并论述了得体原则作为言语交际的根本原则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目的原则”与目的分析(上)——语用研究新途径探索 [J].
廖美珍 .
修辞学习, 2005, (03) :1-10
[2]   从“修辞技巧”到“言语行为”——试论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语用学转向 [J].
胡范铸 .
修辞学习 , 2003, (01) :2-5
[3]   什么是“修辞的原则”?——对于修辞学若干基本范畴的重新思考(二) [J].
胡范铸 .
修辞学习 , 2002, (03) :3-4
[4]   Tact Maxim:是“得体准则”还是“受益准则” [J].
姜玉香 .
修辞学习 , 2001, (01) :14-15
[5]   语用的最高原则──得体 [J].
李瑞华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4, (03) :25-27
[6]   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 [J].
刘润清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7, (02) :42-46+80
[7]  
当代语用学.[M].姜望琪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  
语言得体艺术.[M].郑荣馨著;.书海出版社.2001,
[9]  
广义修辞学.[M].谭学纯;朱玲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10]  
认知修辞学.[M].陈汝东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