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贫困文化韧性下的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特征及其治理
被引:59
作者:
唐任伍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后小康时代;
相对贫困;
贫困耻感文化;
非正式制度;
D O I:
10.16614/j.gznuj.skb.2019.05.008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5 ;
0503 ;
摘要:
2020年中国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将进入以相对贫困、精神贫困为主要表现的后小康时代。后小康时代的相对贫困具有强韧性和迁移性、"穷人心态"和"贫困思维"弥漫、次生性和多维性、消费型、城市化等新的特点。因此,后小康时代的相对贫困治理,需要运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双轮驱动,加强"贫困耻感文化"建设,出台"贫困治理法",借鉴"社会性商业"模式,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多维动态识别标准,释放社会企业在贫困治理中的潜力,发掘贫困者内在的正能量,矫正个体失灵,实现贫困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3
页数:9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