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化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及阶段特征

被引:14
作者
潘海英
周敏
机构
[1] 河海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金融化; 实体经济; 非线性效应; 阶段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基于2002~2016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金融化指数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检验金融化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与阶段特征。结果表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合理的金融化波动阈值,在合理阈值范围内金融化对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正外部效应;超出合理阈值则具有负外部性。此外,金融化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呈现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在高涨期与衰退期,二者之间均存在"阈值效应",且高涨期内实体经济增长对金融化的波动更为敏感;在正常期,金融化能够有效促进实体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完善金融体系,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针对性地制定合理有效的经济金融政策,实现金融与实体的良性互动,以更好地引导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7+42 +4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经济金融化的内涵、表现与治理:一个文献综述 [J].
邹旸 .
南方金融, 2018, (02) :20-30
[2]   “金融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 [J].
朱东波 ;
任力 .
经济学家, 2017, (12) :17-26
[3]   中国金融化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J].
陈享光 ;
郭祎 .
学习与探索, 2016, (12) :94-103+176
[4]   金融周期和金融波动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 [J].
陈雨露 ;
马勇 ;
阮卓阳 .
金融研究, 2016, (02) :1-22
[5]   再论金融与实体经济:经济金融化视角 [J].
张成思 ;
张步昙 .
经济学动态, 2015, (06) :56-66
[6]   金融资本的新发展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 [J].
刘元琪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4, (01) :114-122
[7]   中国商品金融化分层与通货膨胀驱动机制 [J].
张成思 ;
刘泽豪 ;
罗煜 .
经济研究, 2014, 49 (01) :140-154
[8]  
The financial cycle and macroeconomics: What have we learnt?[J] . Claudio Borio.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 2014
[9]  
Property Sector Financialization: The Case of Swiss Pension Funds (1992-2005)[J] . Thierry Theurillat,Jose Corpataux,Olivier Crevoisier.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 2010 (2)
[10]   The Economics and Culture of Financial Inflation [J].
Toporowski, Jan .
COMPETITION & CHANGE, 2009, 13 (02) :14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