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对教育理论发展的诉求

被引:81
作者
郭绍青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智慧教育; 智能教育; 教育变革; 学习环境;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4.003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本文对"互联网+教育应用软件系统"的功能进化过程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知识共享理念、知识生成与交互理念、精准个性化与智能化理念等主导的教育应用软件系统及影响"互联网+教育"技术环境发展的路径与功能特征,介绍了六个体现智力共享、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变革等蕴含"互联网+教育"推动创新发展特征的案例。本文从颠覆性技术是推动社会形态变迁的动力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社会形态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生态的观点,界定了智慧社会是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融合的社会,明确提出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相融合指向人的智慧启迪与培养的智慧教育时代是教育的第三次革命的认识。结合"互联+教育"现象所表现出的教育变革特征,结合未来发展走向,本文提出学习环境工程学会成为教育学二级学科,教育管理学将融入监测预警、干预调控、精准决策等理论与方法体系建设的趋势。本文还特别强调了动态学习组织将替代班级授课制,传统的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三要素结构会被多元化改变,学校的虚实融合无边界的发展趋势以及学习者精准画像对教育评价体系的挑战及其对教育学理论继承、发展、创新的诉求。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网络学习空间变革学校教育的路径与政策保障——网络学习空间内涵与学校教育发展研究之七 [J].
郭绍青 ;
张进良 ;
郭炯 ;
贺相春 ;
沈俊汝 .
电化教育研究, 2017, 38 (08) :55-62
[2]   网络学习空间的系统构成与功能演变——网络学习空间内涵与学校教育发展研究之二 [J].
贺相春 ;
郭绍青 ;
张进良 ;
郭炯 .
电化教育研究, 2017, 38 (05) :36-42+48
[3]  
人工智能:未来制胜之道[J]. 田丰,任海霞,Philipp Gerbert,李舒.机器人产业. 2017(01)
[4]  
利用高通量宽带卫星实现学校[教学点] 网络全覆盖项目执行报告 .2 郭绍青等. . 2018
[5]  
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2018-2020年][试行] .2 北京市教委.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