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中的多方利益博弈——一项10起换股合并案例为基础的研究

被引:18
作者
谭劲松
黎文靖
谭燕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换股合并; 政府; 多元产权主体; 利益博弈;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3.03.015
中图分类号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以自1998年清华同方合并鲁颖电子 ,到2000年末我国发生的10起换股合并案例为基础 ,在讨论了国有企业多元产权主体并存的产权基础以后 ,对合并双方进行换股合并的动机进行了分析。文章通过分析合并双方的主营业务和被并企业管理者的效率 ,认为 ,没有证据表明这10起换股合并是基于效率动因而产生的。结合1998年中央政府清理非法场外交易市场这一制度背景 ,并追忆发生于1994年的两起换股合并案的截然不同的“待遇” ,文章认为 ,以这10起案例为代表的换股合并之所以能成功完成 ,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央政府的政策变更、地方政府的推动和国有企业各产权主体的利益博弈 ,并不是在合并预案中披露的效率动因 ,而各产权主体在合并中的收益程度 ,取决于它们中间的讨价还价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国有企业经理人行为激励的制度分析:以万家乐为例 [J].
谭劲松 ;
黎文靖 .
管理世界, 2002, (10) :111-119+156
[2]   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合并的会计方法选择:案例分析与现实思考 [J].
《企业改组、兼并与资产重组中的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课题组 ;
陈信元 ;
应唯 ;
史多丽 ;
陈冬华 ;
曾庆生 .
会计研究, 2001, (05) :9-17
[3]   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J].
杨瑞龙 ;
杨其静 .
经济研究, 2000, (03) :24-31+80
[4]   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国有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障碍 [J].
张维迎 .
经济研究, 1998, (07) :4-15
[6]   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 [J].
张维迎 .
经济研究, 1996, (09) :3-15+53
[7]   国有企业准兼并假说 [J].
刘文通 .
经济研究, 1995, (08) :34-41+12
[8]  
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收购[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汤欣著, 2001
[9]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杨瑞龙主编, 2001
[10]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维迎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