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传统定罪思维的困境——我国犯罪成立理论体系完善的核心问题

被引:5
作者
王志远
机构
[1] 吉林大学
关键词
司法三段论; 辩证推理; 形式与实质的立体融合;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06.06.008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我国传统的平面化犯罪成立理论体系与司法三段论的定罪思维模式之间具有内在的契合性,铸就了我国传统犯罪成立理论的“解释性功能倾向”。但定罪过程的实质性特点使司法三段论面临困境,于是辩证推理的定罪思路成为解决问题的首选途径,此种思维模式为实质性因素的介入留下了余地。与此相适应,犯罪成立理论的核心问题就应当从解释法条转向限制实质性定罪知识起作用的方式和实现超法规定罪知识的具体化。在此前提下,“形式与实质的立体融合”就成为犯罪成立理论体系的应然建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立体化犯罪成立理论体系的过程价值 [J].
王志远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6, (01) :17-23
[2]   德国犯罪理论体系概述 [J].
托马斯·李旭特 ;
赵阳 .
政法论坛, 2004, (04) :49-55
[3]  
法学方法论.[M].(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
[4]  
法哲学.[M].(德)H.科殷(HelmutCoing)著;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3,
[5]  
当代中国刑法新境域.[M].陈兴良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6]  
刑法学.[M].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7]  
论犯罪与刑罚.[M].(意)贝卡里亚(Beccaria;Cesare)著;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8]  
定罪导论.[M].王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9]  
犯罪构成论.[M].樊凤林;曹子丹编;.法律出版社.1987,
[10]  
西方哲学史.[M].[美]F·梯利 著;葛力 译.商务印书馆.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