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对“限塑令”态度的影响因素——以兰州市为例

被引:6
作者
常跟应 [1 ]
李曼 [2 ]
席亚宏 [3 ]
刘书朋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兰州五十五中
关键词
限塑令; 集体主义价值观; 新生态观; 社会人口变量; 问卷调查; 兰州;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基于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运用路径方法,分析了影响中国公众对限塑令态度的社会心理和社会人口变量。结果表明,社会人口变量中,只有教育与公众对限塑令的态度呈正相关,且社会人口变量只能解释公众对限塑令态度方差的很小一部分。相较而言,社会心理变量能更好解释中国公众对限塑令态度的差异,集体主义价值观和新生态观与限塑令态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新生态观受集体主义价值观、后物质价值取向、一般环境知识和特定环境知识的影响。公众对限塑令的态度与购物中自带购物袋的意向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认为,基于西方社会实践发展而来的环境态度—行为理论也适合解释中国以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为目的的个人环境态度和行为。但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世界观、环境观等处在不断变化中,对社会和环境的认知不稳定、不协调,使得模型的解释力度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需要进一步揭示中国公众环境态度和行为的特殊性,发展更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行为解释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家庭废物回收的社会人口、心理机制研究 [J].
常跟应 ;
李曼 ;
刘书朋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2 (01) :34-39
[2]   国外公众环保行为研究综述 [J].
常跟应 .
科学·经济·社会, 2009, 27 (01) :79-84+88
[3]   环境关心的测量:NEP量表在中国的应用评估 [J].
洪大用 .
社会, 2006, (05) :71-92+207
[4]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与调控原则 [J].
魏建兵 ;
肖笃宁 ;
解伏菊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2) :36-45
[5]   资源短缺与中国资源节约发展方向探讨 [J].
姜巍 ;
张雷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4) :56-64
[6]   简论儒家的环境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J].
鄯爱红 ;
王志捷 .
理论学刊, 2000, (03) :109-112
[7]   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状况公众调查结果剖析 [J].
郗小林 ;
樊立宏 ;
邓雪明 .
中国软科学, 1998, (09) :24-30
[8]   绿色地理学面面观 [J].
I.G.Simmons ;
马建华 .
地理译报, 1993, (03) :1-6
[9]  
The Silent Revolution in Europe: Intergenerational Change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ies *[J] . Ronald Inglehart.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 197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