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纵向案例研究讲好中国故事:过程研究范式、过程理论化与中西对话前景

被引:101
|
作者
王凤彬 [1 ,2 ]
张雪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研究中心
关键词
过程研究; 理论化; 过程本体论; 时间性; 研究范式转型;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22.0081
中图分类号
C93-02 [管理学的哲学基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不论是以因素理论化为主导的定量研究,还是Eisenhardt推崇的多案例研究,或者诠释主义导向的扎根理论研究,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失,即忽视了动态变化现象所蕴涵的时间性。这为过程研究范式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和理论创新的机会。近来国外的过程研究已快速发展并成型化,形成了包括本体论假设、理论化内核、过程数据分析策略和理论化模式在内的系列研究成果,为纵向案例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型研究范式。国内的过程研究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但是在本体论立场、理论化深度、过程模型构建和方法适配性等方面尚存一些问题,总体呈现研究成果体系化不足和未能充分根植于本土厚实的过程思维传统等局限。为促进过程研究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对过程研究范式的哲学基础、范式内核、发展历程和动力进行系统化梳理和总结,并对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的纵向案例研究论文从本体论、时间嵌入性、理论化等多个维度进行述评,在总结过程研究面临的关键挑战和啟古纳今路径的同时阐明中西对话前景。本文力图通过文献述评和范式总结提升研究者对过程研究范式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敏感性和反思力,为增扩过程理论化的深度和想象空间提供启迪,助力研究者更好地以纵向案例研究讲好中国故事。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213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8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