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世价值”到“共同价值”:国际话语权的历史转换——兼论两种经济全球化

被引:38
作者
鲁品越 [1 ]
王永章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
[2]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普世价值; 共同价值; 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 一带一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以抽象人性论为基础的"普世价值"和以"命运共同体"为基础的"共同价值"具有本质差别。前者通过形而上学的"个体抽象法"得到孤立个人的抽象共性及其组成的抽象社会,由此宣扬体现"永恒真理与正义"的"普世价值",即抽象的"自由、平等、人权"等论调。它一旦施加于不平等的现实社会之上,就成为社会不平等的放大器;由其衍生的"国际标准"与"国际范式"则成为国际垄断资本统治世界的话语权工具,其推行的是霸权主义经济全球化。"普世价值"的错误不在于承认人的共性,而在于未能揭示人的共性的现实来源。人的现实共性产生于不同层次"命运共同体"中的社会实践,由此形成不同层次的不断生成和发展着的"共同价值",引导着人类合作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4+160 +1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习近平.求是. 2016 (09)
[2]   西方自由主义“普世”理念的破产 [J].
侯惠勤 .
红旗文稿, 2014, (06) :9-13+1
[3]   “自由、平等、人权是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辨析 [J].
徐崇温 .
学习论坛, 2010, 26 (07) :76-80
[4]   抽象人性论、“普世价值”和美国的文化战 [J].
梁孝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07) :61-66
[5]   关于民主与普世民主的相关思考 [J].
李慎明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06) :5-22+159
[6]   关于“普世价值”的几点看法 [J].
李崇富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 (09) :17-20
[7]   西方左翼思想家对当今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批评 [J].
陈学明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 (08) :72-81
[8]  
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N]. 习近平.人民日报. 2013 (002)
[9]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