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苦难与乡村城市间关系研究

被引:11
作者
刘亚秋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关键词
知青; 苦难; 乡村; 城市;
D O I
10.13613/j.cnki.qhdz.001580
中图分类号
C912.2 [社会团体];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乡村与城市的关系问题,并不仅仅表现为已经形成的二元对立关系或者简单的城市化农村的问题。知青当年遭遇的那场"上山下乡"运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城乡间的不平等格局以及乡村社会的劣势地位。一方面,知青诉说农村生活之苦,而这恰是农村内在苦难的一个镜像;但是,另一方面,知青又进行着似乎与此对立的话题,如"回乡"。对"遥远清平湾"的乡愁式的追溯,同样构成了知青关于农村话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这样乡愁式的乡村城市关系在今天依然是一股不可忽略的暗流,并往往被忽视。知青对当年农村生活经历的情结特征,某种程度上恰恰展示了城乡关系的复杂纠葛。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8+160 +16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他者”眼光的局限——读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 [J].
陈壁生 .
开放时代, 2006, (06) :146-152
[2]   公益活动与中国乡村社会资源 [J].
范丽珠 .
社会, 2006, (05) :158-170+208
[3]   留守陕北的北京知青 [J].
徐敏 .
新西部, 2006, (08) :12-17
[5]   苦难意识和悲剧情怀——小说家李锐的独特个性 [J].
李寒波 .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1) :41-42
[6]   情系黄土——知青反思小说之陕北情 [J].
易秀芳 .
宜春学院学报, 2005, (S1) :146-147
[7]   两类“农民英雄”与两种英雄观 [J].
李钧 .
河北学刊, 2005, (06) :83-85+89
[8]   转型时代社会学的责任与使命 布迪厄《世界的苦难》及其启示 [J].
毕向阳 .
社会, 2005, (04) :183-194
[9]   柯勒惠支——为苦难的劳动者而创作 [J].
石自力 .
湖北教育(时政新闻), 2005, (04) :63-63
[10]  
难忘的知青岁月[J]. 李复奎.中国社会导刊. 2005(07)